2024“多彩中華”大理民族電影周
于今日開啟
這是首個在云南舉辦的
全國民族題材電影展映文化活動
為什么是大理?
位于大理古城的核心區
有一座電影博物館
在這里,讓我們打開時光的大門
一起去尋找答案
國內首家專題農村電影歷史博物館在大理開館
大理農村電影歷史博物館是在原大理電影院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,是云南省首家專題電影歷史博物館,也是國內首家專題農村電影歷史博物館,于2011年開館。博物館展示的主題緊緊圍繞大理農村電影放映的發展變化,按照農村電影的歷史沿革,用實物、海報、圖片、多媒體等手段集中展示大理電影的發展歷程,展現大理不同時期電影人的工作軌跡。
大理電影放映歷史已有100多年
1910年前后,無聲電影(默片)的傳入正式開啟了大理地區電影放映的歷史。
1925年,大理古城“同文軒”開始了營業性電影的放映。
1942年,下關商會集資在下關建成“大光明戲院”,以放映故事片為主,每晚兩場。
1953年,大理專屬文教科選送了一批在職青年到重慶進行電影放映學習。
1980年開始,大理州電影工作進入“大膽改革、穩步發展、講求實效、全面建設” 的蓬勃發展時期。除了國家和集體外,農民辦電影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,1992年底農村流動放映隊達450多個,其中個體經營的近 300個,建立了農村放映點2408個。
大理,《五朵金花》的故鄉
20世紀五六十年代,是云南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的高峰期,許多電影制片廠紛紛選取云南民族題材進行創作,其間經典作品不斷涌現。
“大理三月好風光哎,蝴蝶泉邊好梳妝……”1959年10月1日,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拍攝的獻禮片《五朵金花》在全國公映,很快火遍了大江南北。片中旖旎的大理自然風光、濃郁的白族民族風情、獨特的喜劇風格、動人的抒情歌曲以及阿鵬和金花之間純潔的愛情,深深吸引了觀眾。自1959年起,《五朵金花》先后在46個國家公映,創下當時中國電影在國外發行的最高紀錄。
同年,由昆明電影制片廠拍攝的《大理行》是有關于大理的第一部紀錄片,在這部紀錄片當中,可以看到20世紀50年代大理蒼山洱海、三月街的場景。